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解惑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的意思

2021-08-16 11:22:25 阅读(322) 娱乐资讯网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的意思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意思是: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出自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所作《诫子书》,原文选段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1、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

  2、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3、与:跟随。

  4、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5、遂:于是,就。

  6、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7、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8、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上一篇:讲解游岳阳楼记翻译和注释

下一篇:注解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

  • 理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到底什么意思

    理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到底什么意思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到底的意思是:只是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了!精卫鸟衔着小木石,将要用它去填塞东海。刑天挥舞着盾牌和大斧,头被砍掉,猛志却依然常在。活着已经毫不畏惧,死去也决不反悔。只…
    2021-08-16 阅读(139)
  • 概括是谓过矣的上一句

    概括是谓过矣的上一句

    是谓过矣的上一句是:过而不改,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卫灵公与孔子对话时,孔子说的一句话: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整句的含义是: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有过错了。第一个过字是指有过错,第二个过字指过…
    2021-08-16 阅读(124)
  • 介绍歌颂母亲的诗句

    介绍歌颂母亲的诗句

    歌颂母亲的诗句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2、爱子…
    2021-08-16 阅读(131)
  • 聊聊伸手不打笑脸人是什么意思

    聊聊伸手不打笑脸人是什么意思

    伸手不打笑脸人意思是:当你举起手要打有错的对方时,对方已经在向你赔着笑脸认错了,这时候你就不忍心,也不好意思再去打人家了。这是一句俗语,例句: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已经笑着向你认错了,你还好意思打他…
    2021-08-16 阅读(133)
  • 介绍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翻译

    介绍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翻译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翻译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答客诮》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所作。意思…
    2021-08-16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