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诠释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五年级

2021-08-24 10:47:01 阅读(121) 娱乐资讯网

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五年级

   《稚子弄冰》古诗翻译: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原文: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注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上一篇:概述遍四方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浅析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意思

推荐阅读:

  • 讲述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思

    讲述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思

    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这句诗出自南宋林升的《题林安鄯,全诗翻译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这…
    2021-08-24 阅读(86)
  • 议论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什么意思

    议论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什么意思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的意思是:只有打好根基,才能走的更远。这样的道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受益无穷。青衿之志的意思是读书人的志向或者年少时的志向。而“青衿”指的是古代学生穿的衣服,衣领青…
    2021-08-24 阅读(125)
  • 议论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议论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春天的诗句有: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021-08-24 阅读(126)
  • 讲述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什么意思

    讲述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什么意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意思是:国家的重大事务,在于祭祀与战争。祀:祭祀。戎:军事,战争。这是《左传》里的话,见于成公十三年,出自刘康公的一段说辞。祀即祭祀活动,在传统社会是为祭礼,仪式庄严而隆重。戎则是…
    2021-08-24 阅读(110)
  • 认识以敬国法,以儆效尤什么意思

    认识以敬国法,以儆效尤什么意思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的意思是: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
    2021-08-24 阅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