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认识物事已人非是什么意思

2021-09-12 11:52:49 阅读(150) 娱乐资讯网

物事已人非是什么意思

  物事已人非的意思是: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出自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近义词是时过境迁。

  原句应为: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出自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近义词:时过境迁。

  出处

  物是人非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译文:时节相同,而情境已不同于以往,物还在而人已非过去的人了,我的忧愁如何化解!

  【物是人非】新解

  1、物质是固定的,人是会改变的;

  2、缘乃天生,份是人为;

  3、命是天生的,运是可以改变的;

  4、一成不变的是“情”,时刻变化的是“感”。认识“情”和“感”的区别,也就明白了爱情的真谛;

  5、静态的是“物”,动态的是“人”。在变化中认识物,在静止中观察人。换一种心态,我们会豁然开朗:原来“物是人非”是这般令人愉悦!

  6、不会变化的是环境,会变化的永远是人,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当你转身,突然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变,只是自己变了,物是人非。

  扩展资料

  近义词:时过境迁

  时过境迁 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shí guò jìng qiān,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106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成语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106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到现在时过境迁;这部书自然没甚用处……”

  孙犁《秀露集·石子》:“时过境迁,色衰爱驰,我对它们也失去了兴趣。”

  聂绀弩 《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别的革命者的思想,往往局限于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境界,时过境迁,就褪色,退婴,乃至消失。”

上一篇:理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阐述感情里知趣是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

  • 介绍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翻译

    介绍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翻译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翻译:他们学业没有精通,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不是天赋或资质不好,版就是用心权没有我这样专一。这句话出自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
    2021-09-12 阅读(166)
  • 阐述描写动作的词语有哪些

    阐述描写动作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动作的词语有哪些一、捶胸顿足白话释义:用拳头打胸部,用脚跺地,形容非常焦急、懊丧或极度悲痛的样子。朝代:明作者:罗贯中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2021-09-12 阅读(107)
  • 理解谴责是什么意思

    理解谴责是什么意思

    谴责的意思是:斥责、责备。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谴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ǎnzé。出自《史记·外戚世家》,例句是: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引证解释:《…
    2021-09-12 阅读(145)
  • 注解形容下午的词语

    注解形容下午的词语

    形容下午的词语下午的释义:从正午十二点到半夜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读音:xiàwǔ描写“下午”的四字词语有:百鸟归林、薄暮冥冥、残阳似血、朝朝暮暮、初更…
    2021-09-12 阅读(103)
  • 阐述不急不慢什么意思

    阐述不急不慢什么意思

    不急不慢的意思是:指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指做事稳妥,有条理,形容说话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镜花缘》是一篇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
    2021-09-12 阅读(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