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详解生而眇者不识日文言文翻译

2021-09-13 14:51:22 阅读(121) 娱乐资讯网

生而眇者不识日文言文翻译

  生而眇者不识日文言文翻译为: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全句为: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出自宋代苏轼的《眇者识日》,是《东坡小品·日喻》中的一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求知不可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文章比喻生动,说理深入浅出。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译文: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认为发出声音的钟是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知道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è)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注释:

  ①眇(miǎo):目盲。

  ②扣:敲打。

  ③扪(mén):用手摸。

  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像短笛。

  ⑤得:知道,了解。

  赏析:

  据傅藻《东坡纪年录》,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文章比喻生动,说理深入浅出。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是有苏轼亲身体验在内的。对于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艰苦历程,苏轼自己是过来人,所以谈起来格外亲切有味。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方面的道理。首先,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如果只凭主观瞎猜,危害性就更大。其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专靠外力是无济于事的。探求真理,钻研学问的内因,就是靠自己学习,不能只捡别人的现成果实。还有第三点,所谓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过实际锻炼。尽管苏轼说,有一天"道"会不用你去求而主动地来找你,实际上他却正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会来找你的。认知新事物,应循序渐进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用的,值得借鉴的。

上一篇:谈论信心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介绍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推荐阅读:

  • 注解家儿弥月是什么意思

    注解家儿弥月是什么意思

    家儿弥月的意思是:家里的儿子初生满一个月。满月又称弥月,中国民俗礼仪。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满月时做的庆贺习俗称为做满月,或为弥月之喜。家儿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1、子弟,即子与弟,指子侄辈,对…
    2021-09-13 阅读(111)
  • 解读忠孝不能两全什么意思

    解读忠孝不能两全什么意思

    忠孝不能两全的意思是:效忠国家和孝敬父母不能同时顾及。忠和孝都是为人处世优良品德,却必须选择一个舍弃一个,真是让人头疼的两难选择,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是因为古代战乱比较频繁,健壮男人都被拉去打仗,基本有…
    2021-09-13 阅读(91)
  • 注解志当存高远是什么意思的意思

    注解志当存高远是什么意思的意思

    志当存高远的意思是:志是志向,存是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出自《诸…
    2021-09-13 阅读(103)
  • 关于高兴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高兴的成语有哪些

    高兴的成语有:1、惊喜交集:交集:交错在一起。又吃惊,又高兴。2、眉飞眼笑:形容非常高兴,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3、眉欢眼笑:形容非常兴奋、高兴。4、冁然而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2021-09-13 阅读(123)
  • 分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含义

    分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含义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同时借助清明节的特殊传统意义,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
    2021-09-13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