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知晓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翻译

2021-09-13 15:37:53 阅读(118) 娱乐资讯网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翻译

  原文: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译文: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赏析:

  陆游是南宋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浇愁、作书泄愤的生动描绘。三至六句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真是“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草书歌行》)诗人把为国平胡尘的战斗场面和整个草书的过程(蓄势、疾书、书成)以及高度的草书技巧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比喻的运用也十分成功。“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写出扫敌人,平逆虏后的清平景象和诗人的得意神情。“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最后两句呼应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参加收复国土战斗的迫切心情。给人展示了一幅夜袭敌营的生动画面,而诗人纵马疾驰、英勇矫健的身影也跃然在目。

  诗中借醉中作草书的情况,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诗中表明作者为国征战的愿望无法实现,便把豪情寄托于饮酒和写字当中。诗人从作草书联想到用兵,表现他时时处处不能忘情于收复国土。最后,诗人又从书、酒之中返回到现实,盼望着早日出关塞、平逆虏、立军功。

上一篇:体会阴雨过后七彩虹什么意思

下一篇:诠释两败俱伤文言文翻译

推荐阅读:

  • 关于终是江边鸟不可忘 心上人不可及.是什么意思

    关于终是江边鸟不可忘 心上人不可及.是什么意思

    终是江边鸟不可忘,心上人不可及的意思是:最终还是不能够在一起,那个自己爱的人遥不可及。江边鸟是鸿字,鸿代表鸿雁,鸿雁代表思念之情。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自己所爱之人遥不可及,也就是失恋了。对于失恋总是让人心…
    2021-09-13 阅读(139)
  • 解读西风瘦马是什么意思

    解读西风瘦马是什么意思

    西风瘦马的意思是一人一马在寡无人烟的道路上孤独的行走。瘦字写出了路途之遥远,马因此而瘦。古道西风两词更暗合一瘦字。原句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出了作者归思之心,但一瘦字却也写出了不…
    2021-09-13 阅读(97)
  • 说明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说明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动吃;品尝。《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朝代:战国末年作者:吕不韦属下门客集体编撰释义: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
    2021-09-13 阅读(106)
  • 解惑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解惑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山涛、向秀、王戎。他们之所以称为竹林七贤是因为他们喜欢在竹林里喝酒聊天,恣意豁达。1、竹林七贤为什么被人崇拜?要知道,在古代社会讲究礼仪廉耻,规规矩矩,很少会有人做…
    2021-09-13 阅读(129)
  • 详解焦躁不安的意思

    详解焦躁不安的意思

    焦躁不安的意思是:焦急烦躁,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样子。躁:烦躁;焦:焦虑;安:平静。出处:出自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原文:我最近焦躁不安。他最近不知咋回事,总是焦躁不安。成语用法示例:鲁迅《华盖集续…
    2021-09-13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