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概述此言得之翻译

2021-09-24 10:41:49 阅读(109) 娱乐资讯网

此言得之翻译

  此言得之的翻译是:这话对了。这句话出自《六国论》,得指的是适宜,得当的意思。之代指上面的道理。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上一篇:详解《少年中国说》节选的意思

下一篇:讲述月食是什么

推荐阅读:

  • 讲述顶上掐尖什么意思

    讲述顶上掐尖什么意思

    顶上掐尖的意思是:民间往往把学校集中招收尖子生称为掐尖。俗语中也把攻击、打击、嫉妒优秀的人的做法叫做掐尖。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意思。二战战胜德国之后,美国把德国的科学家全部笼络到美国,然后分别派往各…
    2021-09-24 阅读(105)
  • 体会不胜感激是什么意思

    体会不胜感激是什么意思

    不胜感激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物有不尽的感动与感恩之情。对其怀有强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成语出自三国蜀·诸葛亮的《出师表》: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感激”的含义(1)因为…
    2021-09-24 阅读(113)
  • 议论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

    议论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是: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卖油翁》,这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多年来为中学课本必选篇目…
    2021-09-24 阅读(80)
  • 谈谈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是什么意思

    谈谈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是什么意思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的意思是:据民间传说,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自拟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但缺乏准确文献记录。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晋代王康琚之《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
    2021-09-24 阅读(99)
  • 解说竹之始生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解说竹之始生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竹之始生这篇文言文的翻译为: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
    2021-09-24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