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讨论著名的历史故事

2025-07-26 15:59:58 阅读(69) 娱乐资讯网

著名的历史故事

  著名的历史故事有:1、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2、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3、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

    具体介绍:

  1、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

  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3、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

  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4、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5、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上一篇:概括万花丛中过什么意思

下一篇:认识八年级上册三峡的翻译

推荐阅读:

  • 分析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是什么意思

    分析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是什么意思

    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的意思是:表达的是想找一个懂我知我爱我理解我的人做伴,殷切的盼望出现一个人,可以与我一起作伴。这是一句歌词,出自于《笑纳》。原歌词是: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公子是你吗。花僮演唱的古…
    2021-10-12 阅读(104)
  • 概括形容人好的词语

    概括形容人好的词语

    形容人好的词语①、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和品学兼优,都含有品德和才学都好的意思。但德才兼备的“才”一般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多适用于踏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②、精明能干:夸奖一个人精明能干,机灵聪…
    2021-10-12 阅读(97)
  • 理会志在四方意思

    理会志在四方意思

    志在四方的意思是: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四方:天下。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原文: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近义词:志在千里、雄心壮志。反义词: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安…
    2021-10-12 阅读(121)
  • 体会想念儿女的诗句

    体会想念儿女的诗句

    想念儿女的诗句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译文:因此,当大宋军内队收复了中原容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2.遥怜小儿…
    2021-10-12 阅读(83)
  • 解说君行令臣行意什么意思

    解说君行令臣行意什么意思

    君行令臣行意的意思是: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趣。出自《范蠡》,范蠡是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二篇。《范蠡》部分选…
    2021-10-12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