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ren)民日报
null
安徽(hui)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石榴创(chuang)新团队成员在给石榴拍(pai)照。近年来,该团队聚焦产(chan)业需求,创新育种技术,培育出鲜(xian)食、加工、观赏等不同(tong)系列的石榴种质(zhi)资源,为乡村振兴贡献科研力量(liang)。 新华社记者 张 端摄
甘肃张掖市一家(jia)种业公司,工作(zuo)人员在玉米良种加工精选(xuan)机前查看种子加工情况。当地玉米(mi)种子加工企业开(kai)足马力生产优质良(liang)种,为春耕春播做好准备。 王(wang) 将摄(人民视觉)
重庆(qing)梁平区一家食品公司的工人(ren)正在对预制菜产品进行质量(liang)抽查。目前,梁平区已形成较为完(wan)善的农产品加工体系(xi)。 刘 辉摄(人民视觉)
四川(chuan)仁寿县富加镇一家智慧(hui)冷链物流中心,工人在分选线(xian)上查看柑橘情况。该中心集仓储(chu)、冷链、加工、分拣等功能于(yu)一体,可以高效加(jia)工作业,精准对接市(shi)场。 潘 帅摄(影像中(zhong)国)
陕西咸阳市清河食品com工业园区,一家乳业公司的生产车间(jian)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对乳制(zhi)品进行打包作业。 本报记者(zhe) 郭雪岩摄
山西稷山县一家蛋鸡养(yang)殖基地,工人在现代(dai)化的生产线上分拣包装鸡蛋。 栗卢建摄(影像中国)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加(jia)格达奇区一家山野珍品(pin)科技开发企业,工人在加工食品。近年(nian)来,大兴安岭地区因(yin)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菌等林(lin)下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和加工业。 新华社记者 王 松摄
北京一家食品公司的(de)工人正在清洗彩椒。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联结工农、沟(gou)通城乡,农产品加工业(ye)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chan)业。农产品加工业从(cong)种养业延伸出来,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zhi)的关键,也是构建(jian)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一(yi)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为全面推进(jin)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ti)供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yi)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行(xing)业总体规模稳定增长,发展质量(liang)明显提升,结构布局持续优(you)化,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在保(bao)供应、稳市场、惠民生等方面作用日益(yi)凸显。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万(wan)家,比2012年增加2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qi)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8.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3.6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hua)率达72%,比2012年增加约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与(yu)农业产值比转化率达2.52∶1。
产业链条不断拓展。目前(qian),有70%的加工龙头(tou)企业开发了中央厨房、净菜加工、现场(chang)制作、观光工厂、网络直播等新业(ye)态,近年来食用类商品网络零售(shou)额年均增长超30%。
联农作用不断增强(qiang)。据统计,目前各地市级以上从(cong)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qi)业约2/3把总部设在了(le)县域。80%以上的农产品加(jia)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了稳定订(ding)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jie)机制,辐射带动了1亿多农户。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guo),下一步,我国将(jiang)围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he)竞争力,做好延链、补链、壮链工作,做大做强农产(chan)品加工业,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shou)入达到32万亿元,主(zhu)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da)到80%,农产品加工业与(yu)农业产值比达到2.8∶1,农产品加工环节(jie)损失率降到5%以下,产业结构布局(ju)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qiang)。
(本报记者 常(chang) 钦)《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