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知生(sheng)于忧患而死于安(an)乐也的的(de)意思是:表并列,无义。全句(ju)意思为:只有这样以(yi)后才知道,忧患可以使(shi)人生存发展,而安乐(le)享受必导致灭亡的(de)道理。出自先秦《孟子(zi)》,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yao)想立于不败之(zhi)地,要奋发图(tu)强,不能安于现状、不(bu)思进取,这篇文章(zhang)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de)。
原文:
舜(shun)发于畎亩(mu)之中,傅说举于版(ban)筑之间,胶鬲举于鱼(yu)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shi),孙叔敖举(ju)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ren)也,必先苦(ku)其心志,劳其筋(jin)骨,饿其体肤(fu),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suo)以动心忍(ren)性,曾益(yi)其所不能。
人(ren)恒过,然后能改,困于(yu)心衡于虑而后作(zuo),征于色发(fa)于声而后喻。入则(ze)无法家拂士,出(chu)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you)患而死于安(an)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geng)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de)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fan)鱼卖盐中被(bei)起用,管夷吾被(bei)从狱官手里救(jiu)出来并受(shou)到任用,孙叔(shu)敖从海滨隐居的地(di)方被起用,百里奚(xi)被从奴隶市场里赎(shu)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yi)上天要把重任(ren)降临在某人的身上(shang),一定先(xian)要使他心意(yi)苦恼,筋骨劳累,使他(ta)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fa)力,使他的每一行动(dong)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xin)志,使他性(xing)情坚忍,增加他所不(bu)具备的能力。
一(yi)个人,常(chang)常出错,然后才能(neng)改正;心意困苦,思虑(lu)阻塞.然后才(cai)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zai)脸色上,怨恨吐发在(zai)言语中,然后你就(jiu)会知道。一个国家(jia),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shou)法度的大臣(chen)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shi),在国外(wai)没有与之匹敌的(de)邻国和来自外国(guo)的祸患,就常常会被(bei)消灭。这样(yang),就知道忧愁患(huan)害足以使(shi)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yi)使人灭亡的道理(l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