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的故事是:这篇文(wen)章讲述了一个(ge)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zhong)永”的(de)神童因后天父亲不(bu)让他学习(xi)和被父亲当作造(zao)钱工具而沦(lun)落到一个普通人的(de)故事。文章(zhang)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yi)靠天资而不(bu)去学习新(xin)知识,必须注重后天(tian)的教育和(he)学习,强调了(le)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cheng)才的重要性。
伤仲永的故(gu)事:
金溪有(you)个叫方仲永(yong)的百姓,家中世代(dai)以耕田为业(ye)。仲永长到五岁时,不(bu)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zhong)永哭着索要(yao)这些东西。
他的父(fu)亲对此感(gan)到诧异,就(jiu)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xi)借来给他。仲永(yong)立刻写下了四(si)句,并自己题上(shang)自己的名字。这首诗(shi)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tong)宗族的人为主旨(zhi),给全乡(xiang)的秀才观赏。
从(cong)此,指定(ding)事物让他作诗(shi),方仲永(yong)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dou)有值得欣赏的地(di)方。同县的人(ren)们对此都感(gan)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dou)以宾客之礼对待(dai)他的父亲(qin),有的人花(hua)钱求取仲永的(de)诗。
方仲永父亲(qin)认为这样有利可(ke)图,就每天(tian)带领着仲永四处(chu)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wo)听到这件事很(hen)久了。明(ming)道年间,我跟随先父(fu)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jian)到方仲永,他已经十(shi)二三岁了。我叫他(ta)作诗,出来的(de)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de)名声相称。
又过(guo)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lai),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neng)消失了,和(he)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bie)了。”王(wang)安石说:方仲永(yong)的通达聪慧,是先天(tian)得到的。他的(de)天赋,比一般有(you)才能的人(ren)要优秀得多;但最(zui)终成为一个(ge)平凡的人,是因为(wei)他后天所受(shou)的教育还没有达(da)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yang)的好,没有受(shou)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na)些本来就不天生(sheng)聪明,本来就(jiu)是平凡的人,又不接(jie)受后天的教育(yu),难道成为普通人就(jiu)为止了吗?
伤仲永故事的(de)道理和启示(shi):
伤仲永说(shuo)明了后天教育(yu)对一个人能否(fou)成才,至关(guan)重要。神童和天才,如(ru)果没有适当(dang)的环境和不断努(nu)力,就不能成才(cai),甚至堕落(luo)为庸人。一(yi)个人如果光靠天赋而(er)不靠后天的努力是难(nan)以成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