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tou)的芦苇,也(ye)妆成一瞬的红颜(yan)的意思是:开了白花的(de)芦苇,在夕(xi)阳的照耀下(xia),其花泛(fan)着红色,像是化了妆的美女。因(yin)为夕阳的时间(jian)不长,所以(yi)用“一瞬”, 使用了拟人(ren)的修辞手(shou)法,把被太阳照射后的(de)芦苇比作(zuo)了红颜。出自刘(liu)大白《秋江的晚上(shang)》,红颜特指女子美丽(li)的容颜。
刘大白此诗(shi)形散而意浓(nong),隽永而优美。细察(cha),其形式(shi)排成三行,而语言结(jie)构实为三句,即“鸟儿驮着(zhe)夕阳”“、双(shuang)翅一翻”、“芦苇(wei)妆成红颜(yan)了”,是一首典(dian)型的微型(xing)散文诗。
归鸟何(he)以倦了?鸟(niao)倦实在也是人(ren)倦。这是(shi)诗人的想象(xiang),同时也是诗(shi)人情感的(de)移入。一个“驮”字,一(yi)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du),另一方面也(ye)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ran)和奇丽的(de)想象。第二(er)行,鸟翻双翅,抖落(luo)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xie)体现了鸟(niao)摆脱重负、追(zhui)求自由的精神。第三行,通过“妆(zhuang)”和“红颜”,把芦(lu)苇人格化,给(gei)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qu)与生气。
新诗问世之(zhi)后,面对多灾多难亦(yi)多希望和幻想的(de)时代家邦,二十世(shi)纪的中国诗人曾经有(you)过太多的入世济世的(de)政教激情,无暇关注社(she)会现实之外的自然造化(hua),流连景物忘情山(shan)水,所以“以境胜(sheng)”的新诗作品,过去一直很少见到。刘大白写于1923年的这首小(xiao)诗算是片刻偷闲的(de)一个例外了。归鸟、斜阳、清(qing)江、芦苇(wei)、向晚等一组五彩斑斓(lan)的景象交(jiao)相辉映,倦态、驮着、翻翅、掉落、妆成等(deng)一组动感(gan)十足的场景相继登场,这宁静优美的景色(se),浸透着诗人的瞬间(jian)感受,流露出(chu)诗人的无(wu)比欣悦心(xin)情,,如一(yi)帧色彩明丽的风光(guang)小品,自是可人之境(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