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谓侍臣(chen)曰文言文翻(fan)译是:唐太(tai)宗对亲近的(de)大臣们说,治理国家(jia)如同治病。出自宋代(dai)司马光的古文《居安思(si)危》。唐太宗对亲近(jin)的大臣们说治理(li)国家如同(tong)治病,病即使痊愈,还(hai)应护理调(diao)养。倘若马上就(jiu)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fa),就没有(you)办法解救了。
“上谓侍臣曰:治(zhi)国如治病”的翻(fan)译是唐太(tai)宗对亲近(jin)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jia)如同治病。
出自(zi)宋代司马光的古(gu)文《居安思危》 ,原文如下: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bing),病虽愈,尤(you)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xing)安,四夷俱服,诚(cheng)自古所希(xi),然朕日慎一日,唯惧(ju)不终,故欲数闻卿辈(bei)谏争也。”
译文:
唐太宗(zong)对亲近的(de)大臣们说:“治理(li)国家如同治(zhi)病,病即使(shi)痊愈,还应护理(li)调养。倘若马上就(jiu)自我放开纵欲,一(yi)旦旧病复(fu)发,就没有办(ban)法解救了。
现在国家(jia)很幸运地(di)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min)族都服从,这(zhe)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you)的,但是我一(yi)天比一天小心(xin),只害怕这种(zhong)情况不能维护久(jiu)远,所以我(wo)很希望多次(ci)听到你们(men)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nei)国外得到治理安(an)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de)喜庆的,只对陛下(xia)居安思危感(gan)到喜悦。”
扩(kuo)展资料:
一、相关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qi),有一次宋(song)、齐、晋、卫等十二(er)国联合出兵(bing)攻打郑国。郑(zheng)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zui)大的晋国求和,得(de)到了晋国(guo)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le)进攻。
郑国为(wei)了表示感谢(xie),给晋国送去了大(da)批礼物,其中有:著(zhu)名乐师三人、配齐甲(jia)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liang)、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lei)的乐器。
晋国的(de)国君晋悼公见了(le)这么多的(de)礼物,非常(chang)高兴,将八个歌(ge)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jiang),说:“你这几年(nian)为我出谋划策(ce),事情办得都很顺(shun)利,我们(men)好比奏乐一样的(de)和谐合拍,真(zhen)是太好了。现(xian)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ba)!”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de)分赠,并(bing)且劝告晋悼公说(shuo):“咱们国家的(de)事情之所以办得顺(shun)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de)才能,其次是(shi)靠同僚们齐心协(xie)力,我个人有什么贡(gong)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xiang)受安乐的(de)同时,能想(xiang)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yao)办。
二、成语相关(guan)辨析
【用法】 联合式(shi);作谓语、定(ding)语、宾语;含(han)褒义
【近义(yi)词】 常备不懈、安不(bu)忘危、防患未然、安不(bu)忘忧、处安思危、居安(an)虑危、未雨绸缪
【反义词】 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dao)枪入库、麻痹大(da)意
【使用程(cheng)度】 常用成语【感(gan)情色彩】
【成语(yu)正音】 居,不能(neng)读作“jù”。
【成语辨(bian)形】 居,不能写作“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