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黄,右擎苍的(de)意思是:左手牵着黄(huang)狗,右臂举着苍鹰。
出自:《江城子·密州(zhou)出猎》
作者(zhe):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fa)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mao)貂裘,千骑(qi)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lang)。
酒酣胸(xiong)胆尚开张。鬓微(wei)霜,又何妨。持节云中(zhong),何日遣冯唐。
会挽(wan)雕弓如满月,西北望(wang),射天狼。
释义:
我虽(sui)年老却兴起少年打(da)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quan)黄,右手举起鹰苍(cang)。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pi)裘,率领(ling)随从千骑席(xi)卷平展的山冈(gang)。为了报答全城的(de)人跟随我出猎(lie)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sha)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wo)虽沉醉但(dan)胸怀开阔胆略兴(xing)张,鬓边白发有(you)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fu)节去边地(di)云中,像汉文(wen)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jin)力气拉满雕弓,朝着(zhe)西北瞄望,奋勇射(she)杀敌人天狼。
扩展资(zi)料:
此词作者苏轼,是北宋文(wen)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ying)昌(今河南省平顶山(shan)市郏县)。一生仕途坎(kan)坷,学识渊博,天资(zi)极高,诗文书(shu)画皆精。
对于(yu)苏轼这样的文人来(lai)说,出猎或(huo)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xing),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de)信念却因这(zhe)次小试身手而(er)得到鼓舞,以至(zhi)信心十足地(di)要求前赴西北(bei)疆场弯弓杀敌了(le)。
苏轼任密州知州(zhou)刚四十岁。他是四(si)年前因与王安(an)石政见不合自(zi)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lai)至这北方(fang)边郡的。除了他(ta)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di)方政绩外,一直要求(qiu)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jin)张。熙宁三年(nian)(1070),西夏(xia)大举进攻环(huan)、庆二州。四(si)年,陷抚宁诸城(cheng)。“会挽雕弓如满月(yue),西北望,射(she)天狼。”就是指宋(song)与西夏的战(zhan)事。
东坡因此词(ci)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shu)鲜于子骏表(biao)达这种自喜:「近却颇(po)作小词,虽无柳七(qi)郎风味,亦自是一家(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