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lou)翻译是:倚靠在南京西门(men)上的城楼(lou)观看清秋时节的景(jing)色。万里的长江在(zai)夕阳下流去。出自宋代词人朱敦儒(ru)所写的一(yi)首词《相见欢(huan)金陵城上(shang)西楼》。原文是金(jin)陵城上西楼,倚清秋(qiu)。万里夕阳垂地,大江(jiang)流。中原乱,簪缨散(san),几时收?试倩悲风吹(chui)泪,过扬州。
原文如下:
金陵(ling)城上西楼,倚(yi)清秋。万里夕(xi)阳垂地,大(da)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shi)倩悲风吹泪,过(guo)扬州。
译文如(ru)下:
倚靠在南京西(xi)门上的城楼观看清(qing)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de)长江在夕阳下流去(qu)。
金人侵(qin)占中原,官僚们流(liu)散,什么时候才能(neng)收复国土?要(yao)请悲风将自(zi)己的热泪吹(chui)到扬州前(qian)线。
扩展(zhan)资料:
创作背景(jing)
靖康之难,汴(bian)京沦陷,二帝被俘。朱(zhu)敦儒仓猝南(nan)逃金陵,总算暂时(shi)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jin)陵,登上金陵(ling)城西门城(cheng)楼所写的。
全词由登楼(lou)入题,从写景(jing)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qiang)烈的亡国之(zhi)痛和深厚(hou)的爱国精神,感人至(zhi)深。
作者简介(jie)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ren)。靖康、建(jian)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nian)(绍兴三年(nian))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nian)(绍兴五年(nian))赐进士出身守(shou)秘书省正字(校正文(wen)字的官吏(li))。
历兵部郎中、临(lin)安府通判、秘(mi)书郎、都官员外(wai)郎、两浙东(dong)路提点刑狱(yu),致仕,居嘉禾。晚落(luo)致仕,除鸿胪(lu)少卿,秦(qin)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er)十九年)卒。有词三卷(juan),名《樵歌》。
朱敦儒(ru)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nian)大变乱发生(sheng),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yi)个时期。朱敦儒一(yi)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guan)的时间很短,长期(qi)隐居在江湖之(zhi)中,被称(cheng)为“天资(zi)旷逸,有(you)神仙风致”的词人。所以,他的作品(pin)有很大一部分(fen)反映闲适的生活(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