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说说黄帝纪(ji)元和天干地支纪年(nian)法
黄帝纪元1年,夏历甲(jia)子11月13日,对应西(xi)元前2697年1月1日
一 、有以下两个等式,分别用于求西元前和西元对应的黄帝纪(ji)年
即:
黄帝纪年=2698-公元前纪年
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7(注意,在元旦后,春节前的这段时间农历(li)上依然是前一年,比如说2013年1月1日,皇帝纪年=公元纪(ji)年+2697-1)
比如:西元2022年,等于黄帝纪元2022+2697=4719年
呈二、天干(gan)地支纪年法
天干
甲乙(yi)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
地支
子丑(chou)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
天干地支纪年法:
黄帝纪(ji)元的末尾数字是几(ji),就是天干的第几位。
黄帝纪年除以(yi)12,余数是几,就是地支的第几位(wei)。
比如:
西元2022年,等于(yu)黄帝纪元4719年(nian),
末尾数为9,对应天干(gan)为壬,
4719÷12的结果为393,余数为(wei)3,对应地支为寅,
那么黄帝纪(ji)元4719年,天(tian)干地支纪年为壬(ren)寅年。
三、
天干地(di)支纪年法反推黄帝纪元年份
1、
反推(tui)历史上“戊戌变法”是哪一年
“戊”对应天(tian)干第5位,所以这一年的黄帝(di)纪年的末尾数字(zi)必定是“5”。
“戌”是地支第(di)11位,那么这一年除以12,余数应当是“11”。
某数字末(mo)位只有是“4”加上“11”才能末尾是“5”。
和12相(xiang)乘的那个数,只有末尾是“2”或者“7”相乘后吗,末尾才是“4”。
因此可能的是(shi)387*12或者382*12
387*12+11=4644+11=4655年(nian) 4655-2697=1958
382*12+11=4584+11=4595年 4595-2697=1898
因此戊戌(xu)变法发生在4595年,西元(yuan)1898年。
2、
反推历史上(shang)“甲午”战争是哪一年
“甲”对应天干第1位,所(suo)以这一年的黄帝纪(ji)年的末尾数字必定是“1”。
“午”是地支第7位,那么(me)这一年除以12,余数应当是“7”。
某数字末位只有是“4”加上“7”才能(neng)末尾是“1”。
和12相乘的那个数,只有末尾是(shi)“2”或者“7”相乘后吗,末尾才是“4”。
因此(ci)可能的是387*12或者(zhe)382*12
387*12+7=4644+7=4651年 4651-2697=1954
382*12+7=4584+7=4591年(nian) 4591-2697=1894
因此甲午战争(zheng)发生在4591年,西元1894年。
四(si),
以后说年(nian)份,请使用我们华夏自己的黄帝纪元(yuan),足足比西方早了2700年,
他们的(de)神诞生的时候,我们华夏(xia)的人类纪元已经2700年。
内是(shi)神?啥也不是
华夏祖先5000年前抬头望向(xiang)天空,编制历法的时候,
西方神尚(shang)未出生,西方人还是(shi)泥巴等捏
五
《黄帝历》是中国传统历(li)法,与《夏历》、《殷历2022》、《周历(li)》、《鲁历》、《颛顼历》合称(cheng)古六历。
其他(ta)历法,后续会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