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豪杰辈出,刘备打(da)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加入了争(zheng)夺天下的队伍,虽然最终(zhong)止步于三分天下的阶段,但他还(hai)是凭借性格“吸粉无数(shu)”,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他的身(shen)影。
实际上打着兴复(fu)汉室旗号的不止刘备一人(ren),还有汉光武帝刘秀,和刘邦的失败(bai)收场不同,刘秀不仅兴复了(le)汉室,还是个很成功的皇帝。
但史学家却很(hen)少提起刘秀,就连后世的文学(xue)作品中,也很少出现刘秀的身影(ying),难道是他不得民(min)心吗?最主要的原因(yin)就是他过于完美(mei),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100刘秀和刘备同样打(da)着兴复汉室的旗(qi)号,但两者的身份有(you)很大的不同,刘备以“中山靖王”后(hou)代的身份起义,但(dan)要知道,中山靖王可不是一般(ban)人,他光是儿子就(jiu)有100多个,传到他这里,除了姓(xing)氏相同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me)血缘关系了。
而刘(liu)秀就名正言顺多(duo)了,他是汉高祖刘邦(bang)的九世孙,还是汉景帝(di)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直系后(hou)裔,刘秀的身份显然要更尊贵(gui)些,若是非要说两个人的共同点(dian)的话,可能就是家族到他们这(zhe)代都没落了。
两人同样身处乱世,但是做法却截然不同,刘备习惯谨(jin)小慎微,可能是身(shen)份使然,他先后投靠了(le)多个诸侯,直至遇到(dao)了诸葛亮、庞统等能人,他才(cai)获得了益州的掌控权,有了自己的根据(ju)地。
如(ru)果说刘备是步步为营,那么刘秀就只能(neng)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猛”,刘(liu)秀祖上的成就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由(you)于“推恩令”的影(ying)响,列候递降,到了刘秀父亲这代(dai),只当了个小县令(ling)。
刘秀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shi)了,他和哥哥刘縯就成了(le)孤儿,幸而被叔父抚养(yang)才顺利长大,只(zhi)不过他们也变成了平民。
刘秀小时候没想过当大英雄(xiong),他最喜欢做的事(shi)情是种田,反而是他哥(ge)哥刘縯小时候就(jiu)有远大抱负,喜欢结交侠士,还经常(chang)取笑刘秀没有志向。
刘秀(xiu)长大之后,就到了长(chang)安读书,还结识了很多志(zhi)同道合的好友,给他日后加入义军打下了基础,比如说(shuo)“云台二十八将”中,就有几位刘(liu)秀在长安时期结识的好友,也是他打天下的主力。
新朝王(wang)莽末年的时候,天(tian)下大乱,刘縯想要趁乱起兵(bing),而刘秀要更谨慎些,根据当时(shi)的情况深思熟虑之(zhi)后,才决定打着兴复汉(han)室的旗号起兵。
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刘秀(xiu)兄弟兵少将寡,装备也很(hen)差,刚开始的时候,刘秀还曾骑牛(niu)上战场,经过长期的激战,刘秀兄弟(di)的兵马才逐渐多了起来,为了加强自(zi)己反莽势力,刘秀兄弟选择和其他(ta)三支绿林军联合起来。
吸粉等(deng)到大破莽军之后(hou),绿林军的主要将(jiang)领便拥护刘玄登基,也就是(shi)更始帝,当时刘(liu)縯和南阳其他刘氏宗族是不满意(yi)这个安排的,只不过碍于自己的(de)势力不如绿林军,只能选择听从安排。
更始帝封刘縯为大司马,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昆阳之战时,派了刘秀率军当前锋,两(liang)者的兵马差距巨大,按理说这是(shi)必败无疑的战争,但偏偏(pian)在诸多巧合下,刘秀(xiu)成功击败了王莽(mang)的百万大军。
不过刘秀确实很(hen)勇猛,面对王莽的百万大军丝毫(hao)不惧,自带着3000多士兵就冲了(le)上去,这样的局(ju)面下,还能稳住军心,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昆阳之战(zhan)胜利之后,刘縯因不满更始帝登基,想(xiang)要争权,结果失(shi)败被杀死,刘秀也因此事(shi)受到了影响,只能远走他乡,等着日(ri)后再次积蓄实力,帮哥哥报仇。
这期间虽然经(jing)历了很多波折,但和(he)其他开国皇帝遭遇的凶险情况相(xiang)比,刘秀的经历就不值一提了,很轻松地就夺得了天下。
刘秀不仅是“创业(ye)之路”很顺利,他的家庭(ting)同样很和谐,除了(le)当时因联姻获取兵力(li)支持娶了郭圣通(tong),后期废了她之(zhi)外,刘秀身上基本找(zhao)不到什么污点和瑕疵,而且郭圣通被废的(de)事情,也不是因刘秀无情,主要问题还是在她自己身上,在(zai)感情上面,刘秀(xiu)深爱自己的发妻阴丽华,是个很痴(chi)情的皇帝。
面对皇子的时候(hou),刘秀表现得同样很和睦,是(shi)个很合格的父亲,兄弟之间基本(ben)上没有争权夺利的场面。皇子们(men)表现得都很谦让,而且前太(tai)子刘疆在生母被废之后,还主动将皇位(wei)让给了弟弟刘庄,兄弟(di)之间没有因皇位问(wen)题产生不满,兄(xiong)弟二人相处依旧和之前没两样。
总结:我国历史上很多皇帝,或多或少都(dou)有有些性格缺陷,即便是(shi)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宗宋祖,也有些争议点。
我国古代400多位皇帝中,只有少数几位(wei)没有什么缺点,例如宋仁宗赵祯、明孝宗朱佑(you)樘、汉光武帝刘秀、周世宗柴荣等(deng),但要说最完美的还是要(yao)属刘秀,不管是作为丈夫、皇帝、父(fu)亲,每个角色他都担(dan)任的很好,给人(ren)种完美到不真实的感觉,难怪(guai)会被人称为“天选之子”。
(文章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ru)有侵权,请联系删除(chu),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