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知我意,吹梦(meng)到西洲意思是:只有南风知道我的心(xin)意,惟愿它(ta)能将我的梦,我的(de)相思带到(dao)郎君的身边。出(chu)自:南朝民歌(ge)《西洲曲》.南(nan)朝乐府民歌名(ming),最早著录于徐陵所(suo)编《玉台新咏》。西(xi)洲曲是南朝乐府民(min)歌中最长的抒(shu)情诗篇,历来被(bei)视为南朝(chao)乐府民歌(ge)的代表作。
《西洲曲》
忆梅下(xia)西洲,折梅(mei)寄江北。
单(dan)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se)。
西洲在何处(chu)?两桨桥(qiao)头渡。
日暮(mu)伯劳飞,风吹乌臼树(shu)。
树下即门前,门(men)中露翠钿。
开门郎(lang)不至,出门采(cai)红莲。
采莲(lian)南塘秋,莲花过人头(tou)。
低头弄(nong)莲子,莲子清如(ru)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xin)彻底红。
忆(yi)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hong)。
鸿飞满西(xi)洲,望郎上青(qing)楼。
楼高望不(bu)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er)曲,垂手(shou)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jun)愁我亦愁。
南风知(zhi)我意 ,吹梦到西洲。
译文: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le),回忆起(qi)以前曾和情人在(zai)梅下相会(hui)的情景,折下梅花寄(ji)送去长江(jiang)北岸。单(dan)薄的衣衫像(xiang)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xiao)乌鸦那样黑。西洲(zhou)到底在哪里?摇着(zhe)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dao)西洲桥头(tou)的渡口。天(tian)色晚了伯劳(lao)鸟飞走了,风吹(chui)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ta)的家,门里露出戴(dai)着翠绿钗钿的她。她打开家(jia)门没有看到心上(shang)人,就出门采摘(zhai)红莲去了。在(zai)秋天的南塘(tang)采摘莲子,莲花长得高(gao)过人头。低下(xia)头拨弄水中的莲子(zi),莲子就(jiu)像湖水一样(yang)清。把莲子藏在(zai)袖子里,莲子熟得红透(tou)了。思念郎君(jun)郎君却还(hai)没来,抬头望着天上的(de)飞鸟。
西(xi)洲的天上飞满(man)了鸟儿,走上青色的楼(lou)台遥望郎君。楼台(tai)太高看不到郎君,整天(tian)栏杆头。栏杆十二曲(qu),垂下的双手像玉(yu)一样明润(run)。卷起帘子天显得更高(gao),海水荡漾(yang)空显出一(yi)片深绿。海水像梦一(yi)般地悠悠然,你忧愁(chou)我也忧愁。南风知道(dao)我的情意,把梦吹拂(fu)到西洲。
忆梅(mei)下西洲,折梅寄(ji)江北:意(yi)思是说,女子见到(dao)梅花又开(kai)了,回忆起(qi)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xia)相会的情景,因而(er)想到西洲(zhou)去折一枝(zhi)梅花寄给在江北的(de)情人。下(xia),往。西洲(zhou),当是在女子住处(chu)附近。江(jiang)北,当指男子所在(zai)的地方。
青如水(shui):和"清如水"谐音(yin),隐喻爱情的纯洁(jie)。
望飞鸿(hong):这里暗含有望书(shu)信的意思(si)。因为古代(dai)有鸿雁传书的(de)传说。
扩展资料:
《西洲(zhou)曲》,南朝乐府民歌名(ming),最早著录于徐陵(ling)所编《玉台新咏》。西洲曲是(shi)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chang)的抒情诗篇,历来(lai)被视为南朝乐府民(min)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cheng)其"续(xu)续相生,连(lian)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yuan)》卷十二(er)),陈祚明则谓之(zhi)"言情(qing)之绝唱"(《采菽(jiao)堂古诗选(xuan)》)。
诗中描写了一(yi)位少女从初春到(dao)深秋,从现实(shi)到梦境,对钟爱(ai)之人的苦苦思念,洋(yang)溢着浓厚的生活气(qi)息和鲜明的感情(qing)色彩,表现(xian)出鲜明的民(min)族特色和纯熟的表(biao)现技巧。
全文感情十分(fen)细腻,"充满了曼(man)丽宛曲的(de)情调,清辞俊语,连(lian)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xi)洲曲》可谓这一时(shi)期民歌中(zhong)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biao)作之一。首(shou)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dui)昔日与情人在西洲(zhou)游乐的美好回忆以(yi)及对情人(ren)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