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辱(ru)不惊的意思是:指受宠或(huo)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dong)心。出于(yu)《新唐书·卢承庆传(chuan)》:"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cao)舟溺者,承庆以(yi)'失所载(zai),考中下'以示其(qi)人,无愠(wen)也。更曰(yue)'非力所及,考中中(zhong)',亦不喜。承(cheng)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zhong)上。'其能(neng)著人善类此(ci)。"
成(cheng)语典故:
唐太宗时(shi)期,有个人叫卢承庆(qing)的人,为官(guan)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dang)的是考工员外(wai)郎。这是隶属于吏(li)部的官职,主要(yao)负责考察官员(yuan)。当时,考察官员有级(ji)别标准,先(xian)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hou)每一级再分成上中(zhong)下,比如最好(hao)的是上上,差一(yi)点的是上中,以及中(zhong)中、中下、下下(xia)之类。
有一次(ci),卢承庆考核一个兼(jian)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ren)在运粮食的过程中,由(you)于翻船把不少粮食(shi)掉进了河。因此,卢承庆只给(gei)他定了一个中下(xia),"没给你弄个下下就(jiu)是照顾你的面子了。你(ni)把船都弄翻了(le),国家的粮食丢(diu)失了那么多,所(suo)以只能给你(ni)中下这么一个评价(jia)。"可是,这个运(yun)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fan)而谈笑自(zi)若,该怎么着(zhe)就怎么着。卢承庆觉得(de),我给他这(zhe)么低的一个(ge)评价,他都没生(sheng)气,说明他认识到(dao)了自己的错误,这人(ren)还行;从这(zhe)点上来讲,这个人有认错表(biao)现,有责任心,改(gai)个中中吧(ba)。改成中中后(hou),这个运粮官也没(mei)因此而高兴。卢承(cheng)庆心想这(zhe)个人真绝,"宠辱(ru)不惊",无论怎样,他都能坦(tan)然面对。他又调查(cha)到,那次船(chuan)翻了,不是他管理(li)不善造成的,而是因(yin)为突然遇到刮大风,把(ba)粮船给吹翻了。总之,不是人为的原(yuan)因。卢承庆一想:我(wo)给他中上看来也不合(he)适,又改成了中(zhong)上。这个运(yun)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er)特别高兴。从此卢承(cheng)庆对他印象很好(hao),以后在吏(li)部考核的时候,就注意提拔(ba)了他。
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yi)个宠辱不惊(jing)的人。他认为作为(wei)一个官员(yuan),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shi)降都不在(zai)乎。他最初当过(guo)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当过(guo)尚书左丞,最后还当过兵(bing)部侍郎,由于老说实话(hua),得罪了(le)皇上,获罪被贬出去做(zuo)简州司马。当简州司马的时候,卢(lu)承庆也一点没(mei)感觉到窝(wo)火。后来,朝廷把他(ta)又调回朝中当刑部尚(shang)书,卢承庆也(ye)没有因此特别高(gao)兴。
到了晚年病危(wei)的时候,卢承庆把儿(er)女们叫到(dao)床前嘱咐(fu)说:"我死后,丧事(shi)一定要从简。穿的这(zhe)身衣裳就算是我(wo)的装裹,不要(yao)再给我买衣服。棺材(cai)外边也别设(she)什么椁,也别套(tao)好几层棺材,用一层(ceng)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yi)。坟头不要太高,只要(yao)能让人看得(de)见就可以(yi)了。碑文不要(yao)乱写,吹嘘我(wo)这一生有什么功(gong)绩,只要老老(lao)实实写上我(wo)的履历,什么时候死(si)的,就行了。"这(zhe)就是卢承庆的遗言。可(ke)见,卢承(cheng)庆不仅清廉,而且也是个(ge)对虚荣看得非常淡(dan)的人。
"宠辱(ru)不惊"这个(ge)成语,意(yi)思是指无论宠辱,都(dou)不在意;用来形容(rong)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