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的意思(si)是:一个小孩子早上起床(chuang),从铜盆里坚(jian)硬的冰中剜冰,用彩色(se)的丝绸穿起来当铮来敲(qiao)。这句话出自宋(song)代杨万里的《稚子(zi)弄冰》,全诗摄取瞬(shun)间快景避开直(zhi)接描写,用生动(dong)形象的“穿林”响声(sheng)和贴切的比喻,用(yong)老者的眼光开掘稚(zhi)子的情趣。
原文(wen):
稚(zhi)子金盆脱(tuo)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eng)。(银钲 一(yi)作: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xiang),忽作玻(bo)璃碎地声。(玻璃 一(yi)作:玻瓈)
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pen)里的冰块脱下,用彩(cai)线穿起来(lai)当铮。
敲出(chu)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chuan)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sui)般的声音。
注释(shi):
稚子:指幼(you)稚、天真的孩(hai)子。
脱晓冰:在这(zhe)里指儿童晨起,从(cong)结成坚冰的铜(tong)盆里剜冰。
钲(zheng):指古代的一(yi)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si)声 古代打(da)击乐器,形状像(xiang)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qiang)上。
玻璃(li):指古时(shi)候的一种天然(ran)玉石,也叫水(shui)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li)。
创作背(bei)景:
此诗作于公(gong)元1179年(nian)(宋孝宗淳熙六年)春(chun),杨万里当(dang)时在常州任上。打春(chun)牛是古时的习俗,立(li)春前一日,用土牛打(da)春,以示迎春(chun)和劝农。这(zhe)首诗写儿童看到(dao)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mian)后进行模仿的情(qing)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ren)对丰收的联想(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