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有:
1、不(bu)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chang)》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wen)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释义:为(wei)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shi)比自己少的人请(qing)教,也不感到(dao)羞耻。下,就是低下(xia)和差的意思(si),但是这个低(di)下和差不是对(dui)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jiao)的人提高,把自己放(fang)低。你向别人请(qing)教问题,那他(ta)就是你的老师(shi)。
造句:你不但谦(qian)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ji)还在网上来(lai)征求答案。
2、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
出处:出(chu)自《论语·学而(er)》:“有朋自远(yuan)方来,不亦乐乎?”。
释义: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也指不(bu)一定非乐不可,常(chang)用来表示(shi)达到极点的意思,并带有诙(hui)谐意味。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wen)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dang)于“吗”。用来(lai)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jin)致地意思。
造句:我(wo)们太饿了(le),菜一上桌(zhuo),我们就立即吃得不亦(yi)乐乎。
3、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出处:出自《论(lun)语·泰伯》:"民可使由(you)之,不可(ke)使知之。"程注"圣人(ren)设教,非(fei)不欲人家(jia)喻而户晓也。"
释(shi)义:家喻户晓:喻(yu):明白,清楚;晓(xiao):知道。家(jia)家户户都清楚知道(dao)。形容人人皆知。
造(zao)句:伊索寓言里有(you)一个家喻户(hu)晓的故事。
4、理屈词(ci)穷【lǐ qū cí qióng】
出处:出自(zi)《论语·先进》:“是故恶夫(fu)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yan),非其本意,但理屈(qu)词穷,而取辩于口(kou)以御人耳(er)。”
释义:由于理(li)亏而没有话说。
造(zao)句:正如一般忽(hu)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heng)者一样,他(ta)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bai)出来了。
5、以(yi)文会友【yǐ wén huì yǒu】
出处:出(chu)自《论语·颜渊》:“君子以(yi)文会友,以友辅人(ren)。”
释义:指通过(guo)文字来结交朋(peng)友。古代文人交往、交(jiao)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qing)财物而重(zhong)情谊、才学(xue),故多以诗文相赠答(da),扬才露己,以(yi)表心态。唱酬是通行(xing)的方式,即以诗词相(xiang)酬答。在宴饮等聚(ju)会时,更是不可(ke)有酒无诗,流行尽(jin)觞赋诗之俗(su)。
造句(ju):君子讲学,以(yi)文会友,有何(he)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