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知(zhi)我意的寓意是:南风(feng)若知道我的情意。出(chu)自南北朝时期的《西洲(zhou)曲》,是南朝(chao)乐府民歌中最长(chang)的抒情诗篇,全文感情(qing)十分细腻,充满了曼(man)丽宛曲的情调,清(qing)辞俊语,连(lian)翩不绝,令人(ren)情灵摇荡。诗中描(miao)写了一位少(shao)女从初春到深秋(qiu),从现实到梦(meng)境,对钟爱之人的苦(ku)苦思念,洋溢着浓厚(hou)的生活气息和鲜(xian)明的感情色彩。
原文(wen)节选: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qing)楼。楼高望不见,尽(jin)日栏杆头。
栏(lan)杆十二曲,垂手明如(ru)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lu)。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zhi)我意,吹(chui)梦到西洲。
译文:
西洲的天(tian)上飞满了雁儿,她(ta)走上高高的(de)楼台遥望郎君。楼台虽(sui)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ta)整天倚在栏杆上(shang)。
栏杆曲(qu)曲折折弯(wan)向远处,她垂下的(de)双手明润如玉。卷起(qi)的帘子外天是那(na)样高,如海水般荡(dang)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de)深绿。
如海(hai)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ran),郎君你忧愁我也(ye)忧愁啊。南风若知(zhi)道我的情意,请(qing)把我的梦吹到(dao)西洲与他相(xiang)聚。
创作背景:
《西洲(zhou)曲》是南朝乐府民歌(ge)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min)歌的代表之(zhi)作。写作时(shi)间和背景没(mei)有定论,一说是产生于(yu)梁代的民歌,收入当时乐(le)府诗集,另一说是江(jiang)淹所作,为徐陵《玉台(tai)新咏》所记载。还有一(yi)说在明清(qing)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wei)是梁武帝萧衍(yan)所作。
思想主题(ti):
此诗以(yi)四句为一节,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yun),节与节之(zhi)间用民歌惯用的“接(jie)字”法相勾联,读(du)来音调和美,声情摇曳(ye)。主要写一个少女(nu),刻划她(ta)思念情侣的炽热而微(wei)妙的心情。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shao)女从初春到深秋,从(cong)现实到梦境(jing),对钟爱之人(ren)的苦苦思(si)念,洋溢(yi)着浓厚的生(sheng)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se)彩,表现(xian)出鲜明的江(jiang)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de)表现技巧(q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