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得履,乃(nai)曰,吾忘持(chi)度的意思(si)是:已经拿到鞋子(zi),却说:我忘记(ji)带量好的(de)尺码了。出自先秦韩非(fei)的《郑人买履(lu)》。
原文:
郑(zheng)人有欲买履者,先(xian)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zuo)。至之市(shi),而忘操之。已得(de)履,乃曰(yue):“吾忘持度。”反(fan)归取之。及(ji)反,市罢(ba),遂不得(de)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wu)自信也。”(郑人有欲买(mai)履者 一作:郑人有且置履者)
译(yi)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zi)的郑国人(ren),先用尺子度(du)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zuo)位上,等到前往(wang)集市,却(que)忘了携带(dai)量好的尺(chi)码。已经拿到鞋子,却(que)说:“我忘记带量(liang)好的尺码(ma)了。”就(jiu)返回家去(qu)取量好的尺码。等(deng)到他返回集(ji)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zui)后郑国人(ren)没能买到鞋(xie)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me)你不用自己的(de)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chi)码,也不相信自(zi)己的脚。”
评价:
这是先秦时(shi)代一则寓言(yan)故事,出(chu)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shang)》;它既是一(yi)个成语,也是一个典(dian)故,但它(ta)更是一则寓(yu)言,主要(yao)说的是郑国(guo)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bu)到鞋子的故(gu)事。揭示了郑人拘(ju)泥于教条心理(li),依赖数据(ju)的习惯。这(zhe)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mo)守成规的(de)教条主义(yi)者,说明因循守旧,不(bu)思变通,终将一事无(wu)成。
这个郑(zheng)国人只相(xiang)信量脚得到(dao)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bu)仅闹出了大笑话(hua),而且连鞋(xie)子也买不到,成为了(le)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xin)脚码而不(bu)相信脚的(de)事,只懂死守教(jiao)条而不懂(dong)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you)的吧?但类似(si)这样的人,的确是(shi)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shi)、想问题,只从书本出(chu)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de),他就相信,书本上没(mei)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de),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you)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shi)真理。这样(yang),思想当然就要僵化(hua),行动就容易碰壁(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