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miao)写冬季的(de)四字词语:天寒地冻(dong)、鹅毛大(da)雪、白雪皑皑、雪(xue)虐风饕、岁暮天寒(han)、松柏后凋、天(tian)凝地闭、岁寒(han)三友、日长一线、滴水(shui)成冰。
一、鹅(e)毛大雪
释义:像鹅毛一样的(de)雪花。形(xing)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li)郎中见访》:“可怜(lian)今夜鹅毛雪,引得(de)高情鹤氅人。”
译文:今晚的鹅(e)毛大雪正可爱,引得我(wo)这披着大衣的人(ren)情绪高亢。
二(er)、白雪皑(ai)皑
释义:皑皑:洁白的(de)样子,多用来形(xing)容霜雪。洁白的积雪(xue)银光耀眼。
出处(chu):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zhi)》:“白雪皑皑的(de)山峰,当阳光照(zhao)耀的时候……大概(gai)总以为是(shi)灿烂得很,大可(ke)观赏的吧。”
例句:冬天(tian)不止是白(bai)雪皑皑,不止是银装素(su)裹,不止是冰天雪地(di),更是梅花迎霜而(er)开的时候。
三、雪虐(nue)风饕
释义(yi):虐:暴虐;饕:贪残(can)。又是刮(gua)风,又是下(xia)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leng)。
出处(chu):唐·韩愈《祭(ji)河南张员外文(wen)》:“岁弊寒(han)凶,雪虐风(feng)饕。”
译文:天气极其(qi)寒冷,大雪(xue)肆虐,狂风怒号。
四、松(song)柏后凋
释义:寒冬(dong)腊月,方知松柏常青(qing)。比喻有志之(zhi)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fen)斗到最后。
出(chu)处:先秦·孔子《论语(yu)·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ye)。”
译文:到了(le)每年天气最冷(leng)的时候,就(jiu)知道其他植物多都(dou)凋零,只有松柏挺(ting)拔、不落。
五、滴水(shui)成冰
释义:水一滴(di)下来就冻成冰,形容(rong)天气十分寒(han)冷。
出处(chu):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han);滴水成(cheng)冰。”
译文:寒冷的(de)冬天寒气凝结,水一(yi)滴下来就冻成(cheng)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