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蓼者莪(e),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wo)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fu)母,生我劳瘁。
瓶(ping)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zhi)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mu)何恃?出则衔恤,入(ru)则靡至。
父兮生(sheng)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chang)我育我,顾我复(fu)我,出入腹我。欲报(bao)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mo)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wo)独不卒!"诗经《蓼(lao)峩》
初(chu)衣解诗:今天初衣(yi)解读的是诗经的《蓼莪》。由(you)于漫长的文字演变,许多人(ren)对于《诗经》望而生畏,那像谜语(yu)一样的简单的字句,究竟蕴(yun)含怎样的秘密?
“蓼”是茂盛的(de)意思。这首诗的主体(ti)在于“莪”。
那么“莪”是怎样的一种草呢?“莪(e)”就是“莪蒿”。这是一种长在(zai)江边水泽的野生植(zhi)物,它们抱根丛生(sheng),在荒凉的地方安家,无论是草的形(xing)态,还是它们开花的样(yang)子,都是抱团的,仿佛(fo)母亲带着孩子,在荒野的地方安家。那开出的小黄花,一团团一簇(cu)簇,像极了荒寒中的笑脸。
所以“莪蒿(gao)”又叫做“抱母蒿”。中国是一(yi)个传统的以家庭作(zuo)为社会细胞的国家(jia),繁荣意味着每个家庭的兴(xing)旺。而平凡的家庭(ting),像“莪蒿”一样,父母是主干,团(tuan)结着子女,付出着的最朴素(su)的爱和温馨。在当代的家庭,虽然由于子女的成长,往往(wang)在现实中和父母(mu)分开,但精神上的依恋贯(guan)穿了始终。所谓一日有父母,心灵有家园。
远方的游子心里牵挂的是父母,父母(mu)同样牵挂孩子。
a32“蓼蓼者(zhe)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是游子在江(jiang)边看到了野草,却回(hui)忆起莪蒿。我看见(jian)江边的野草,想象着那繁茂的莪蒿,我思念我那父母(mu),我悲伤他养我一生的辛劳。
再连续两段的感叹后,诗(shi)文转折到自己现实的处境。
“瓶之罄矣,维罍之(zhi)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没有父(fu)母在身边,就像那没有了水(shui)的瓶子,那瓶子的存在有什(shi)么意义呢?一个人孤(gu)独的生存,如同死(si)了一样。没有父母,就像是(shi)失去了抱母蒿的孤草,含悲茫然,四(si)处漂泊。真是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ma)的孩子像根草。
转下来写到现实中回忆父母,情绪达到(dao)了顶点。
“父兮生(sheng)我,母兮鞠我。抚我畜(chu)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zhi)德。昊天罔极!”
父亲生下了我(wo),母亲你喂养我,抚育我,疼爱我,看(kan)我成长,照顾我(wo),出门回家把我抱在怀里。想要(yao)报答你们的恩德,可是老天不(bu)容许。
而作者又(you)从回忆转到了现实(shi)。
“南(nan)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wo)独不卒!”
我现在(zai)南山的崇山峻岭里,狂风凛冽。大家都有父母,为什么(me)我不能在你的身边?
这(zhe)首诗有强烈的感情震撼。写的是游子(zi)离开父母,不能赡养终老自(zi)己的亲人,感情的浓烈(lie),真切而悲怆。那(na)么为什么子女会不在身边呢?古代和当代一样,因为生存(cun),因为各种不得不的原因(yin),父母和子女并不(bu)能团圆。而这种不能团圆,尤其以(yi)父母老迈病死,而自己不能在旁,尤为(wei)牵心。
有父(fu)母在或者陪伴在父母旁边,如同(tong)莪蒿平凡繁茂,抱母而生,享(xiang)受天伦之乐,在中国,有一(yi)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大团圆,在团(tuan)圆的气氛中,感受着血(xue)脉延续,亲情温(wen)馨,家庭兴旺的正能量。有很多人说讨(tao)厌一些传统剧本式的大团圆,那(na)是没有经过生活磨砺的孩子。只有(you)经过了生活的苦难,才知(zhi)道团圆对于中国人(ren)意味着什么。
那是短暂的休憩(qi),身心获得完整的能(neng)量,那是回顾与延续,那是信心(xin)与未来。
之所以(yi)在这样一个节点上解读(du)这样的一首诗,是因为很(hen)多人并不清楚,在这一次(ci)武汉的战疫中,有多少(shao)父母面临着生命的枯竭,又有多少(shao)儿女们面临失去父母(mu)的沉痛。有多少子(zi)女奔赴一线,有多少父母牵心守(shou)望。
愿(yuan)意小离别,换取每(mei)家的大团圆。愿意(yi)每家的父母都得救,对于每一个家庭在(zai)劫难以后,依然如同抱母蒿(gao)一样繁荣兴旺!
"蓼蓼者莪,匪莪伊(yi)蒿。哀哀父母,生我(wo)劬劳。
蓼蓼者莪,匪(fei)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wo)劳瘁。"
初衣(yi)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