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详情

理会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翻译

2021-09-10 09:34:06 阅读(175) 娱乐资讯网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翻译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翻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这句话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这篇文章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原文节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上一篇:介绍妙不可言是什么意思最佳答案

下一篇:详解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以候之翻译

推荐阅读:

  • 认识老朋友久别重逢的诗句

    认识老朋友久别重逢的诗句

    老朋友久别重逢的诗句有: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2、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3、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4、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5、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6、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7、怡然敬父执…
    2021-09-10 阅读(94)
  • 讨论臧谷亡羊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讨论臧谷亡羊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臧谷亡羊》文言文翻译: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2021-09-10 阅读(69)
  • 解析董宣字少平文言文翻译

    解析董宣字少平文言文翻译

    董宣,字少平是出自《后汉书·董宣传》,翻译是: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官至北海相。他上任时,郡中武官公孙丹建造豪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
    2021-09-10 阅读(60)
  • 阐述忠孝不能两全什么意思

    阐述忠孝不能两全什么意思

    忠孝不能两全的意思是:效忠国家和孝敬父母不能同时顾及。出处:《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警世通言》四O: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二亲老迈…
    2021-09-07 阅读(71)
  • 概述形容话多的词语

    概述形容话多的词语

    形容话多的词语有1、多嘴多舌: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2、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3、语近词冗: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4、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5、空洞无物: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
    2021-09-07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