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qing)平乐·六盘山》全诗(shi)意思:
长空(kong)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da)雁已飞到(dao)了天际尽头(tou)。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shi)英雄,算下来已(yi)征战了二(er)万里的路途。
在高峰险(xian)峻的六盘山(shan)上,猛烈的西风吹得(de)红旗猎猎地卷起(qi)来。今天我长(chang)绳之武装紧(jin)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jiang)那蒋家狂龙捆(kun)缚。
原文:
《清平乐(le)·六(liu)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fei)雁。不到长城(cheng)非好汉,屈指行(xing)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gao)峰,红旗漫卷西风(feng)。今日长缨在手,何(he)时缚住苍(cang)龙?
注释:
清平(ping)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qu)用汉乐府(fu)“清乐”、“平乐”这两个乐(le)调而命名。双调,四十(shi)六字。上阕押仄声韵(yun),下阕换平(ping)声韵。也有(you)全押仄声韵的。
六盘山:位于宁夏回(hui)族自治区南部(bu),甘肃省东部(bu),是陇山山(shan)脉的主峰,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六盘山上下约(yue)60里,山势险峻(jun),山路曲(qu)折险窄,要(yao)盘旋多重才能到达(da)峰顶。六盘山是红(hong)军长征到达陕北(bei)前的最后一(yi)座高山。
望断:望着,直到(dao)看不见。
长城:借指长(chang)征的目的(de)地。
屈指:弯着手(shou)指头计算。
红旗:1957年在(zai)《诗刊》创刊号上(shang)发表时作“旄头”。1961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shu)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biao)在1961年10月(yue)7日的《光明(ming)日报》。
漫卷:任意(yi)吹卷。
长缨:指(zhi)捕缚敌人(ren)的长绳,出自“终军请缨”的典故,这(zhe)里指革命武装。
在(zai)手,在共产党领导下。
缚(fu)住:擒住。
苍(cang)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fang)士以太岁所在(zai)为凶方,因称(cheng)太岁为凶神恶(e)煞。苍龙,毛(mao)泽东注:此处指蒋(jiang)介石的国(guo)民党反动派,因为当前(qian)主要对付的是国民党反(fan)动派。
创(chuang)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xi)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hong)军的路线。9月(yue)中旬,红(hong)军攻克天(tian)险腊子口。10月7日,红军在宁(ning)夏六盘山(shan)的青石嘴,又击(ji)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bing)团。当天(tian)下午,一鼓(gu)作气,翻越了六盘(pan)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yue)六盘山时(shi)的咏怀之作。此词最早发(fa)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