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wu)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long)的意思是:无奈长(chang)夜漫漫难以(yi)入睡,一声声的砧声和(he)着月光穿进帘(lian)栊,让人愁(chou)思百结。出自五代李煜(yu)的《捣练子(zi)令·深院静》,原文: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feng)。
无奈夜长人(ren)不寐,数声和月到(dao)帘栊。
译文(wen):
秋风送(song)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zai)小庭深院中(zhong),听得格外真切。
无奈长夜漫漫难以入(ru)睡,一声声的(de)砧声和着月光穿进帘栊(long),让人愁思百结。
注(zhu)释:
寒砧(zhēn):砧,捣衣(yi)石,这里指捣衣(yi)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de)绢用木杵在(zai)石上捣软制成熟(shu)绢,以便裁(cai)制衣服。寒砧(zhen),因夜深天寒,故称。这(zhe)里指寒夜之中的(de)捣衣声。唐代(dai)杜甫《秋兴》中有诗(shi)句云:“寒衣处处(chu)催刀尺,白帝(di)城高急暮砧。”
无奈(nai):《啸余谱》、《尊前(qian)集》、《南词新谱》中(zhong)作“早(zao)是”。
不寐:《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xin)谱》中均作“不寝”。不寐,不能(neng)入睡。
数声(sheng):几声,这里指捣衣(yi)的声音。
和月:伴随(sui)着月光。
到:传到(dao)。
帘栊(lóng):挂着竹(zhu)帘的格子窗。栊:有(you)横直格的窗子。
鉴赏:
“捣练子(zi)”既是词牌,又是这(zhe)首小词的题目(mu)。练是一种白(bai)丝熟绢,须用木杵(chu)在砧石上捶击而成(cheng);令指小令,是短歌的意思。作者(zhe)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ge)字的小令(ling)中,着力表现秋夜(ye)捣练声给一个(ge)因孤独苦闷而(er)彻夜难眠者带(dai)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da)了一种难言的(de)心理隐秘(mi)与情绪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