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wen)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he)。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o),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u)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shi)者矣;然而不胜(sheng)者,是天(tian)时不如地利也。
城(cheng)非不高也(ye),池非不深也,兵革非(fei)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duo)也;委而去(qu)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ye)。
故曰:域(yu)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guo)不以山溪之(zhi)险,威天下不(bu)以兵革之利。得(de)道者多助,失(shi)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zhi);多助之至(zhi),天下顺之。以天(tian)下之所顺,攻(gong)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you)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yu)作战的天气、时令,比(bi)不上有利于(yu)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xing)势,比不(bu)上作战中(zhong)的人心所向、内部团(tuan)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de)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wai)城,四面包围起来攻(gong)打它,却不能取胜(sheng)。采用四面(mian)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de)到有利于作战的天(tian)气、时令了,可是(shi)不能取胜,这(zhe)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tian)气、时令比(bi)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di)理形势呀。
城(cheng)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cheng)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qi)装备也并不是(shi)不精良,粮食供给也(ye)并不是不充足啊,但(dan)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cheng)而逃,这是(shi)因为作战的地(di)理形势再好,也比不(bu)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shuo),使人民定居下(xia)来而不迁(qian)到别的地方去(qu),不能靠划定(ding)的边疆的界限,巩(gong)固国防不能靠(kao)山河的险要(yao),震慑天下(xia)不能靠武力的强大(da)。能行“仁政”的君(jun)王,帮助支持他(ta)的人就多,不施行(xing)“仁政”的君主(zhu),支持帮助他(ta)的人就少。支持(chi)帮助他的人(ren)少到了极点(dian),连内外亲属也会背(bei)叛他;支(zhi)持帮助他(ta)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ren)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gui)顺他的条件,去(qu)攻打那连亲属(shu)都反对背(bei)叛的君王(wang),所以,君子要(yao)么不战斗,战斗(dou)就一定会取得(de)胜利。